由一纸文凭说开去

近日听闻京城里又立了个甚么"终身教育平台",说是要将那学堂搬到云端去。我本不信这些新式把戏的——自打宣统年间见过留声机起——可这网页上竟真存着十万余册典籍影音。

这世道向来是顶奇怪的:衙门里的老爷们忽而主张剪辫子放小脚了;忽而又嚷着要把旧书都烧了;前些年还听说有人要废汉字改拉丁文呢!如今倒好,"终身学习"四个大字堂而皇之挂在城楼上。

"凡活着的百姓总要学些本事糊口罢?"

我且打开那劳什子网站瞧瞧:教人修电器的工匠课程挨着西洋油画技法讲座;种田的把式倒与金融理财课做了邻居——这般光景倒像极了当年绍兴城里各色人等挤在咸亨酒店吃酒的模样。

忽忆起私塾里的周先生来。那老先生总将戒尺拍得山响:"书读百遍其义自见!"如今这平台上竟有语音诵读功能——听那机械嗓子念《离骚》,直叫人脊背发凉。

  • 农妇可学育儿经
  • 账房能习新税法
  • 黄包车夫闲时听《百家姓》

只是不知那些识不得字的该如何?好在见着有手语视频专区——这倒比孔庙里的石狮子多了几分人气。

"从前科举取士时也要考四书五经" "
—某遗老语"
旧时学堂今之平台
"天地玄黄"念十年"人工智能"学三天
"女子无才便是德""全民皆学方为治"

四余言

    夜色渐浓时
    荧屏泛蓝光
    老者学洋文
    童子背古章
    终不似当年油灯下
    母刺繡儿读书的光景了
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未署名打油诗
    

结语

这新式学堂究竟是好是坏?且看罢——昔年科举害人无数是真;今日若能将真学问散于市井也是好的。

丁卯年冬月记于北平南城
(本文纯属虚构)生成时间2023-12-01T14:30:00+08:00


*本文系模拟鲁迅先生文风所作创作作品*
*文中观点不代表真实历史人物立场*
*请访问正规教育机构官网获取准确信息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