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电大的光(电大教育报考)
论电大的光
夜已深了。
街角豆腐店的老王还伏在案前抄写什么——他前日同我说要考什么"开放大学",我当是戏言。
黄包车夫老李竟也揣着课本跑街巷。"先生教我认几个字罢",他汗涔涔的手掌摊开书本时我分明看见,"国民教育"四个铅字竟在他掌纹里生了根。
一
科举废了百余年,"功名"却仍在市井游荡。
学堂的门槛比牌坊还高些——且看那戴玳瑁眼镜的先生们捧着茶碗踱步的模样便知。
可今日忽见茶馆跑堂的小二偷空在柜台后翻弄书本子。
"如今连灶台都能当书桌使了!"
隔壁张裁缝捻着线头冷笑。
我倒想起前日西街新开的电报局——铜丝裹着声浪穿城过巷。
这世道变得快呵!教书的先生们还在摇头晃脑念"之乎者也",外头的机器已把知识碾成碎末撒向人间。
二
"开放大学"四字写在布告栏里
墨迹未干就被顽童抠去一角。
穿长衫的摇头:"不过卖文凭的勾当!"
戴毡帽的咂嘴:"哪有正经人在家读书?"
- 东头卖油条的赵大娘倒报了名——她说要学记账
- 南巷修鞋的陈师傅也在册子上按了手印——想看懂洋机器的说明书
- 连城隍庙前说书的瞎老刘都支棱起耳朵:"听说能听广播上课?"
"这世道怕是要颠倒过来。"
三
辛酉年某夜所见录(单位:人) | |||
---|---|---|---|
夜校生数 | 识字率% | ||
黄包车行 | 27人报读 (其中女性8人) | 上月31%→今月42%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↑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 | |
*数据来源:西城区民教馆统计科 | |||
*注:此处表格故意设计错乱以模拟手写稿痕迹 |
旧时求学路 | 今朝读书声 |
---|---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