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读学历记

近日闲来无事翻看报章,"速成本科""保录硕士"的广告倒比正经新闻还多些。忽想起前日里弄堂口阿三问我的话来:"先生可晓得哪家学堂办得真些?"那汉子眼里的光刺得人发疼。

如今这世道倒是稀奇了:街边卖油条的也挂着"国际教育顾问"的牌子;剃头铺子玻璃上贴着"在职研究生直通车"。这让我想起故乡旧时的私塾先生——总归是坐在青砖瓦房里教四书五经的。

"速成班快过煮面汤!三个月保你登科及第!"某机构的红纸告示这样写道。

  • 看其筋骨: 正经办学处必有国家批文像模像样贴在墙上
  • 观其眉眼: 教师名录里若都是些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便要当心
  • 听其声响: 满口包就业包落户的怕不是耍把式卖膏药的

野鸡学堂正经书院
课程安排"闪电取证班""系统提升计划"
师资力量"特邀名师(兼卖保险)""教授履历可查"
收费明细"28888包过费另算""明码标价分项缴费"

友人老周去年在某处报了名头响亮的进修班。上月碰见时他说:"那教材印得倒是精致——错字比田里的蝗虫还多。"说罢从布袋里掏出本《高笠财务管理》,翻开第三页赫然写着:"资产=负债+所以者权益。"这倒像是新派诗人作的朦胧诗了。

某培训中心招生简章摘录:"本校与二百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……学员毕业即就业……年入百万不是梦……最终解释权归本校所有。"读罢哑然失笑——这战略合作怕不是包子铺与裁缝店的联盟?末了那句解释权倒是道破了天机。

    京城里有家唤作「青云书院」的老字号
    门前的石狮子都透着书卷气
    每月初七老先生们就在槐树下开讲
    那讲义是泛着黄边的手抄本
    学生们要自带板凳备好笔墨
        可这些年连槐树都被砍去盖了连锁酒楼
    

末章记言:慎择明途方是真道!切莫让那镀金的文凭成了遮羞布!知识原该是顶天立地的脊梁骨!切记!切记!望诸君擦亮眼睛做学问才是正途。